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对成长的意义,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对待心理问题,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
教学重点
(1) 对心理健康含义的正确认识。
(2) 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
(3) 了解心理健康对于成长的意义。
教学难点
(1) 正确理解心理健康问题,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2) 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
一、引入
(3) 案例分析《中专生沉迷电子游戏捅死两位老人》
(4) 讨论与分享:
(5) 1.看完这则新闻,你的心情怎么样?
(6) 2.王恒超一步步滑向犯罪深渊的原因是什么?
(7) 3.假如你是王恒超的朋友,在他欠下巨额赌债却仍然沉迷于电子游戏时,你可能给他什么样的帮助?
(8) 4.假如你觉得无法帮助他摆脱对游戏的痴迷,你可能建议他寻求什么样的帮助?
二、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一)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二)情感内容丰富多彩,情绪有明显的两极性
(三)抽象思维能力有了更多的概括性
(四)自尊心强,意志品质较为薄弱
三、中职生 心理健康的定义
(1)无心理疾病。
(2)具有一定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智力正常,善于学习
(二)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
(三)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和谐
(四)性别角色分化,性心理与身体同步发展
(五)社会适应良好,勇于迎接挑战
(六)情绪积极稳定
(七)人格结构完整
五、自测练习:测测你的心理是否健康?
指导语:以下题目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使你更清楚的认识自己。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选项A、是,B、无法确定,C、不是,中选出和自己最接近的选项,填到后面括号内。
1.心情总是闷闷不乐,情绪善变。 ( )
2.老是担心门没锁好,电源可能有问题,因而多次检查,甚至走了好远还拐回来看看。
( )
3.虽未曾患过恶性疾病,却一直担心会不会染上什么严重的病。
( )
4.容易脸红,害怕站在高处,害怕当众发言。
( )
5.由于关心呼吸和心脏跳动的情况而难以入睡。 ( )
6.每天总是多次洗手,认为公用电话不洁,而不敢使用。 ( )
7.总是担心"这样做是否顺利?",以致无法放手去做。 ( )
8.有些奇怪的观念总是出现在脑海,明知这些念头很无聊,却又无法摆脱。( )
9.离开家门时,如果不从某只脚开始走,心里总是不安。改变床附近的东西就无法入睡。 ( )
10.尽管四周的人在欢乐的取闹,自己却觉着没有什么意思。 ( )
11.外界的东西犹如影子一般朦胧,见到的东西无法清晰的回忆出来。 ( )
12.总觉着父母或亲友最近对自己太冷漠,或者不知为什么总是很反感或产生强烈的孤独感。
( )
13.心中无端的产生"这个世界正趋灭亡,新的世界即将开始"的感觉。( )
14.总觉着有人在注意、凝视自己或追赶自己。 ( )
15.有时会产生被人左右或事不由己的感觉。 ( )
16.常自言自语或暗自发笑。 ( )
17.虽然没人却总觉着有声音,晚上睡觉时总觉着有人进入了房间。 ( )
18.遭遇失败或与同学不和谐时,会很敏感的觉着"我被人嘲笑"。 ( )
19.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拼死力争。 ( )
20.当东西丢掉时 ,便不由自主的想到"大概是某某偷去的",当受到老师的批评时,立即会想到"一定是某某告密的"。 ( )
【评分标准】
是: 2 分 无法确定: 1 分 不是: 0 分
结果统计:
1 ~11题 作为A类 你的总分是:
12~17题 作为B类 你的总分是:
18~20题 作为C类 你的总分是:
结果分析:
A类和B类的得分都在: 4 分以下: 心理非常健康,神经也非常正常;5~7 分之间: 你的心理健康情况一般,可算是一个很正常的人;8~10 分之间: 表明你的神经有些疲倦,你最好是设法减轻学习的压力, 进行娱乐以调节生活而放松精神;
A类得分在 11 分以上: 可能会有神经衰弱的倾向,你需要关心一下自己的健康了;
B类得分在 11 分以上: 那你就有预防精神分裂的必要了,最好是请心理辅导老师进行辅导,早些预防;
C类得分在 4 分以上: 就有强烈的妄想倾向,最好是尽早的请老师进行辅导。
六、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