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简介心理动态未成年人心理安全视频心师管理心灵沟通心理专家 心理测试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课题研究

两项有趣的心理学研究

发布日期:2019-11-14 作者:管理员    来源: 阅读:876 次 字体:[大] [中] [小]

今天读到两项关于遗传与环境对人影响的研究成果,科学家们根据严谨、科学的实验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把两项研究放在一起看,很有意思。

一项研究是鲍查德1979年开始的“分养双生子实验”。

鲍查德通过对同卵双生子的研究发现,对于相当数量的人类特征而言,大多数差异似乎是由遗传因素或基因引起的。他这样表述:“到目前为止,在调查过的每一行为特征,从反应时到宗教信仰,个体差异中的重要部分都与遗传有关。这一事实不应再成为争论的焦点,现在是该注意它的意义的时候了。”

不少人提出,既然如此,那教育、环境对人的发展还有意义吗?

鲍查德解释:

1、智力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智力变化中的百分之七十都可以归因于遗传的影响,但仍有百分之三十可归因于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许多众所周知的因素,例如教育、家庭条件、有毒物质和社会经济地位等。

2、人的特性是由遗传和环境的综合影响决定的,所以,当环境因素影响较小时,其差异更多来自遗传;反之亦然。对某些特性而言,如果环境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则遗传的影响就较小。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与他所继承的基因相比,其作用是很小的。

3、并非环境影响着人的特性,而是人的特性影响着环境。

鲍查德1999年在评价了大量“先天—后天”的研究例证后总结道:从整体上看,人格中百分之四十的变异和智力中百分之五十的变异都以遗传为基础。

鲍查德对遗传因素极为推崇,而我们也的确不能否认,遗传对个人发展有巨大影响。

另一项研究是罗兹维格在1972年主持的“脑变化实验”。

罗兹维格历时十余年,进行由十六项实验组成的系统研究。研究以老鼠为被试,他发现:

1、在丰富环境中生活的老鼠,其大脑皮层更重、更厚。皮层是大脑对经验做出反应的部分,它负责行动、记忆、学习和所有感觉的输入。

2、在身处丰富环境的老鼠的大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酶更具活性。乙酰胆碱能使脑细胞中神经冲动传递得更快、更高效。

3、两组老鼠的神经元在数量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别,但丰富的环境使老鼠的大脑神经元更大。这意味着丰富环境里长大的老鼠,其大脑中有更高水平的化学活动。

4、在丰富环境里长大的老鼠大脑中的神经突触比在贫乏环境中长大的老鼠的神经突触大百分之五十。

后来的很多研究证明这些在老鼠身上得出的结论,对人也有不小的价值。比如,通过对自然死亡的人的大脑剖析,发现当一个人具有更多技术和能力时,他的大脑确实变得更复杂也更重。

而肖在199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婴儿期消极的环境因素对大脑发育有影响。当婴儿对照看者的情绪依恋得不到满足时,婴儿神经系统中产生的激素,将导致大脑皮层中特定结构和情绪环路的非正常发展。这个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各种心理障碍的可能性大增。

综合两项研究,是不是可以这样看:

1、遗传因素决定了我们最适合干什么,但能不能干好最适合干的工作又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

2、遗传因素决定了我们能把工作干到的最高水平,但我们未必能做到自己最高水平。当一个不太适合干某项工作的人通过努力干到他自己的较佳水平,而另一个适合干这项工作的人却没有努力时,适合干这项工作的人就会不如不太适合干这项工作的人干得好。

3、教育者应该借用各种科学的量表、仪器,细致深入地研究、分析不同教育对象的个人心理特征,力争采用最合适的教育方法,帮助教育对象确定最佳发展方案。

4、既然很多情绪、行为来自遗传,我们就应该对人多一些包容,使自己的生活空间增一分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