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简介心理动态心理专家未成年人心理心理视频心灵沟通互动交流 心理测试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交流 > 人际关系

高中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发布日期:2018-09-30 作者:管理员    来源: 阅读:823 次 字体:[大] [中] [小]

       1.高中生的交友需要。交友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而高中时期更是产生结交朋友需要的猛增期。与大学生相比,高中是结交同性朋友的高峰期,大学则是结交异性朋友的高峰期。高中生渴望友谊,喜欢与同龄人交朋友,男生的朋友圈大于女生。

       2.高中生的友谊观。高中生对友谊的理解是比较全面和辩证的。从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把真诚、理解、信任、尊重、宽容、分享等看成是朋友间的重要行为准则。高中生择友特别重视的是志同道合的相似性,同甘共苦的相互性,取长补短的互补性和个品质的认同性。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地域的高中生择友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

       3.高中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心理障碍。一是闭锁心理,高中生的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内心世界不愿轻易向人袒露,出现带有普遍性的闭锁心理;研究结果显示,高二学生的闭锁心理比较突出;闭锁心理的存在往往会妨碍新的友谊关系的建立,会产生莫名的孤独感。二是防御心理,有的学生抱着“害人之心不可无,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心态,对是否存在真正的友谊表示怀疑,往往比较“敏感”、“有戒心”,不敢与人坦诚相待。三是自卑心理。有的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常常有自卑感;这样的同学常常自惭形秽,感到别人瞧不起自己,又害怕别人伤害自己,因而在交往中事事回避,处处退缩,丧失了诸多获得真诚友谊的机会。

       4.高中生沟通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高中生在人际交往中非常看重彼此之间能够真诚、理解、尊重、信任等品质,因此,在人际沟通时比较注重倾听与共情,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时也比较注重对方的感受,即便是对别人表达负面情绪也冷静了许多。高中生沟通的方式除了面对面的言语和非言语沟通以外,利用网络工具进行沟通占的比例越不越大。高中生与人沟通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层次越来越深。

       5.高中生与教师关系的变化。高中生随着身心的加速发展,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能力不断发展,在对事物做出判断时理性的成份明显增多。他们既不像小学生那样把老师当作偶像、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也不像初中生那样对他们不喜欢的老师所提出的要求则持否定态度,表现出“叛逆”行为。高中生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且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绝大多数喜欢知识渊博、授课水平高、热情和蔼、关心学生同时又有朝气的老师;他们不轻易接纳任何一位老师,开始品评老师。高中生相比初中生而言,更能从多方面理解教师,与老师交流的愿望有所增强,与老师的感情也变得深刻而牢固;不再只是对自己喜爱的老师所教的科目非常喜爱,他们开始理性地考虑自己的总成绩。

       6.初中生和父母关系的变化。现在的高中生都是90年以后出生的,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发生骤变的时期,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他们与父母的“代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深”,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在与父母沟通时往往发生思想上的冲突或者干脆回避沟通;但与初中生相比又比较理性,他们的家庭责任感明显增强,对父母理解的更多、更深,即便是对父母的观念从心里不认可,也不轻易表现出来。高中生要求独立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父母的爱无意之中又给他们很多的束缚,过高的期望易引起他们与父母的距离疏远,表现在行为上反对父母对他们的干涉和控制,力求摆脱父母的束缚。随着高中生生活范围的扩大和经验的丰富,他们心中有了许多新的偶像,往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就显得黯然失色了。

上一篇: “老好人”必看:拒绝也是一种本事

下一篇: 没有了